山东欧冶轴承有限公司

机械密封的组装

2024-10-24

一、机械密封的清扫与检查 

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要求机械密封内部无任何杂质。在组装机械密封前要彻底清扫动环、静环、轴套等部件。重点检查:

1、动静环表面是否存在划痕、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存在会造成机械密封严重漏泄。有条件的可以用专用工具检查密封面是否平整,密封面不平整,压力水会进入组装后机械密封的动静环密封面,将动静环分开,机械密封失效。必要时可以制作工装在组装前水压试验。

2、检查动静环座是否存在影响密封的缺陷。如动静环座与动静环密封胶圈配合表面是否存在伤痕等缺陷。

3、检查机械密封补偿弹簧是否损坏及变形,倔强系数是否变化。

4、检查密封轴套是否存在毛刺、沟痕等缺陷。

5、清扫检查所有密封胶圈是否存在裂纹、气孔等缺陷,测量胶圈直径是否在工差范围内。

6、具有泵送机构的机械密封还要检查螺旋泵的螺旋线是否存在裂纹、断线等缺陷。

二、机械密封组装技术尺寸校核 

机械密封检修工艺较为复杂,要保证组装后的机械密封无漏泄,机械密封技术尺寸的校核必不可少。

1、测量动环、静环密封面的尺寸。这项数据是用来验证动静环的径向宽度,当选用不同的摩擦材料时,硬材料摩擦面径向宽度应比软的大1-3mm,否则易造成硬材料端面的棱角嵌入软材料的端面上去。

2、检查动环、静环与轴或轴套的间隙,静环的内径一般比轴径大1-2mm,对于动环,为保证浮动性,内径比轴径大0.5-1mm,用以补偿轴的振动与偏斜,但间隙不能太大,否则会使动环密封圈卡入而造成机械密封机能的破坏。

3、机械密封紧力的校核。我们通常讲的机械密封紧力也就是端面比压,端面比压要合适,过大,将使机械密封摩擦面发热,加速端面磨损,增加摩擦功率;过小,容易漏泄。端面比压是在机械密封设计时确定的,我们在组装时只能靠测量机械密封紧力来确定。通常情况的测量方法使测量安装好的静环端面至压盖端面的垂直距离,在测量动环端面至压盖端面的垂直距离,两者的差极为机械密封的紧力。

4、测量补偿弹簧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弹簧性能的发生变化将会直接影响机械密封端面比压。一般情况下弹簧在长时间运行后长度会缩短,补偿弹簧在动环上的机械密封还会因为离心力的原因而变形。

5、测量静环防转销子的长度及销孔深度,防止销子过长静环不能组装到位。这种情况出现会损坏机械密封。

三、机械密封的组装  

经过清扫检查、技术尺寸校核后的机械密封即可回装,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组装时所有密封圈因该涂以肥皂水等润滑剂,这样可以避免组装过程中损坏胶圈。动静环的密封面之间涂以润滑脂,防止动静环密封面在水泵开车前磨损。

2、浮动环组装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碰倒浮动环弹簧,以免弹簧碰倒后影响浮动环的浮动性能。浮动环组装后,可以轻轻按浮动环,以确定是否就有良好的浮动性能。

3、安装密封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损坏密封件,安装时应将密封及腔体擦洗干净。

4、紧固机械密封压盖时紧固螺栓应均匀受力,防止受力不均损坏机械密封。对于快装式机械密封在整体组装完毕后一定不要忘记将定位片径向移动道远离轴的位置固定。

水泵的机械密封按照以上三个步骤进行组装,可以实现组装后的机械密封无漏泄及其它问题的出现。但机械密封检修过程中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为机械密封所密封的介质是不同的,凉水和热 水的温度不同,密封的介质是否具有腐蚀性,腔室内压力的不同,机械密封的设计就会不同,检修工艺也会有所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检修工作中灵活应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修质量。

在多年机械密 封检修过程中总结总结出一些经验:

机械密封要组装,清扫检查莫忘记。

先看两环后看轴,伤痕裂纹不要漏。

最后再把胶圈看,气孔直径要看清。

各种尺寸需测量,两环间隙要调好。

紧力一定要校核,小小弹簧是关键。

螺栓受力要均匀,轻拿轻放好习惯。

机械密封安装、使用技术要领:

1、设备转轴的径向跳动应≤0.04毫米,轴向窜动量不允许大于0.1 毫米;

2、设备的密封部位在安装时应保持清洁,密封零件应进行清洗,密封端面完好无损,防止杂质和尘带入密封部位;

3、在安装过程中严禁碰击、敲打,以免使机械密封摩擦付破损而密封失效;

4、安装时在与密封相接触的表面应涂一层清洁的机械油,以便能顺利安装;

5、安装静环压盖时,拧紧螺丝必须受力均匀,保证静环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要求;

6、安装后 后手推动动环,能使动环在轴上灵活移动,并有一定弹性;

7、安装后用手盘动转轴、转轴应无轻重感觉;

8、设备在运转前必须充满介质,以防止干摩擦而使密封失效;

9、对易结晶、颗粒介质,对介质温度>80℃时,应采取相应的冲洗、过滤、冷却措施,各种辅助装置请参照机械密封有关标准。

10、安装时在与密封相接触的表面应涂一层清洁的机械油,要特别注意机械油的选择对于不同的辅助密封材质,避免造成O型圈侵油膨胀或加速老化,造成密封提前失效。

来源:煤化工联盟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